同类栏目
我最近看了一个报道,是一篇美国的报道,为什么韩国赴美的留学生,在美国的高校里面,劝退率高达44%,这篇文章给我们印象太深了,美国人分析,第一个原因,从小在家里被父母管教,进了学校被老师管教,从小被繁重的学习负担压着,他自己不会管理自己,自己不适应社会。因此,到了美国以后,没有家长管了,没有老师管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管不住、不会管,所以韩国的优秀中学生到了美国劝退率高达44%。第二个原因,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涉及到人格的养成,韩国的学生会做试卷,但人格不健全 ,因此,当他到了全开放的美国,他自己的适应能力很差很差。我喜欢把素质定义为素质就是广泛的适应性。素质卓越,首先表现在各种环境都能适应。在看这个报道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想起,美国教授分析韩国教育的弊端,仅仅指向的是韩国吗?我们现在有几个大新闻,第一个是浙江对孙扬的处理,孙扬在游泳上是世界冠军,但是世界冠军人格不健全,所以成功以后暴露了一连串的问题,引起社会反思,包括北京的现代汽车制造企业公司宣布取消孙扬那个现代广告代理业务,终止合同,因为这样的没有驾照,违纪驾驶的人不可能成为现代汽车的广告代言人,这些给我们哪些思考呢?北京著名的一个相声演员,因为在别墅区里违章搭建被北京电视台暴光,引起了一场争论,北京电视台的台长与世长辞,这位享誉全国的相声演员在QQ上发表七律长诗,笑他离世,因此被中国网民怒骂,这又告诉我们一个著名的艺人,他的人格健全吗?前天,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开案审理复旦投毒案,对自己同寝室的室友使用巨毒化学物质致人于死地,能够考取复旦大学绝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又给我们提出深思,这些问题现象在复旦学子身上,根源又在哪里呢?gpd听课站-教学视频听课网,优质课,公开课视频听课网站!
因此,当我们今天看到这三大要素的组合关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课堂书和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是精华我们要传承,如果是问题,中国的教育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是绕道而行,不管问题,反正别人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要提高质量,五加二,白加黑。我在一个学校的校园里,看到的巨幅标语是: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幅校园里教学大楼上悬挂着的另一幅标语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很震惊,英国小学生手则的第一条: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人家在宣传平安比成功更重要,我们宣传的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有多大的差距?当美国人意识到,合作走向未来的时候(2012年美国一本社会科学畅销书的题目就叫做《合作开创未来》),我们宣传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人和人之间难道就是这种关系?所以,传统课堂的人和人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人和书的关系更值得我们思考。书是一模一样的,尽管中国一纲八本,但是,在同一个校园里,学生拿着的教材是没有差别的,有差别是区域之间有差别,当我们接受多元智能理论,当我们注意到发达国家政府都宣布多元智能理论是21世纪人类教育活动的主流理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教室里坐着的出生年份一样的学生里面蕴含着多少不一样呢?我们肉眼看得到的不一样是身高不一样,体重不一样,穿衣服的尺寸不一样,但我们老师肉眼看不到的不一样是强势智慧不一样。一个逻辑智慧是强势智慧的能面对同样的数学教材就比较容易,一个逻辑智慧是弱势智慧的面对同样的数学教材就比较困难。当我们接受多元智能理论,当我们都意识到我们的学生,同样年龄的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存在着不一样的时候,书和人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这不是复杂的问题,这是简单的问题,这是除了弱智都能够理解的问题,但是今天我们书和人的关系处理好了吗?gpd听课站-教学视频听课网,优质课,公开课视频听课网站!
邓楠大姐的秘书找我,问我肯不肯接受基金会的委托帮助小平同志的母校—四川省广安中学率先实现让“三个面向”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三个面向”,这样的委托包含着信任,也包含着责任。我一个礼拜以后,我第一次出发带了8位特级老师随行,走进了广安中学,我要搞懂广安中学现状是怎么回事。当天,预备铃没响,我就随身走进了高二九班听英语课,我选择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我觉得挺好,坐在我右手的男孩儿比我高,后来他告诉我身高一米八零,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穿着大红色的上衣,白色长裤,正好英语科代表把他的英语试卷发给他,我马上跟他打了一个招呼:“你的试卷能给老师看一下吗?”这个孩子脸刷地一下就红了,我接过试卷到还给他没超过一秒钟,我说了句:“对不起,老师在不恰当时间,不恰当地点面对不恰当的人提了不恰当的要求”,这个红衣哥很有趣:“老师我能问你要一个手机号码吗?”这是我听4600节课当中,唯一的一次一个学生问一个老师要手机号码的。我当时也没犹豫,我随手写给他。不到30秒,我手机响了,我一看是坐在我隔壁的红衣哥,这就是80后的典型特点,有话不跟我直接说,跟我短信联系,他说:“从老师的您的四个‘不恰当’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好老师。”他在夸我,我为什么说对不起?因为我是搞教育的,我一直要求我身边的人要有一双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眼睛。这个孩子那么高那么帅,我应该说一句,孩子你将来至少能成为中国名模。我上来怎么一下子就抓住人家短处了呢?你知道这张试卷多少考分?他考8分,还不是100分的8分,是150分的8分,我要别人做到了,我自己没做到,我很惭愧,所以下课以后我第一个抓住红衣哥,我有一个职业习惯,查这一节课的有效教学率,先有一节课的有效教学率,后有中考、高考的升学率,因此我知道他是学困生,所以我下了课我问他这节英文课你听懂了多少?这个红衣哥告诉我:“老师我听懂了四句话,第一句起立,第二句同学们好,第三句老师好,第四句坐下。”他告诉我除了这四句什么都没听懂。我知道这节课对于这个红衣哥有效教学率是0,我当时说了一句话,“我真诚地祈祷上苍保佑高考能考这四句话你就能得分了。”不到一分钟,我手机又响了,“老师,你的祈祷上苍使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老师不但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中国国家级的好老师。”他把我捧到天上去了,但他捧我不能解决他英语的脱贫啊,所以我问了随行的英文特级教师,我说这样的孩子英文应该学什么?那个上海的英语特级教师眼睛都没眨,脱口而出,“老老实实从初一英语读起”,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或者说是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读起”。我说:“人家高二了,手里拿着初一英文教材,要伤人家的自尊的,教育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培养人对未来的信心啊,这不行。”那位老师反问我:“谁让你把整本书都给他的?他把它复印成活页文选 ,教什么发什么,凭他这点水平哪知道深啊浅啊难啊易啊。”我再追问一句:“从初一英语读起,一年以后高考能考怎么样呢?”那个老师思维还是很严密的,他给我加了一个条件:“那得看他认真不认真。”我说:“我跟这个同学已经两次短信沟通了,我建议他换个方式,使用微信对我方便一点,我每天用微信跟他沟通,叫他认真。”他说:“你参与,结果会很好,但是要及格是不可能的,考8分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他认真读合适的教材,一年以后他高考英语可以考8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