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语言领域《数蛤蟆》教案设计

01-23   阅读:

小班语言教案:数蛤蟆1sm听课站-教学视频听课网,优质课,公开课视频听课网站!


  设计思路:
  数蛤蟆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儿歌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习《数蛤蟆》让幼儿体会民间童谣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视频玩具蛤蟆蛤蟆的叫声歌曲《数蛤蟆》
  教学过程:
  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幼儿:听一听是谁在叫?
  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1、提问幼儿: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
  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
  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
  (1)提问幼儿: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
  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
  五、复习童谣。
  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
  六、结束部分: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边朗诵童谣边表演。
  附童谣: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1sm听课站-教学视频听课网,优质课,公开课视频听课网站!


幼儿 蛤蟆 引导 扑通 下水优质课教学视频

    暂无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 幼儿 蛤蟆 引导 扑通 下水   备课资源。

幼儿 蛤蟆 引导 扑通 下水课件下载

    暂无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幼儿 蛤蟆 引导 扑通 下水   备课资源。

幼儿 蛤蟆 引导 扑通 下水教案

更多关于 幼儿 蛤蟆 引导 扑通 下水   备课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