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中历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说课视频(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

发布时间:02-19

科目:高中历史教学视频

时长:27:47

热度:

课文: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专题:2023年高中历史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专题

01高中历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说课视频(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

01高中历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说课视频(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

01高中历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说课视频(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由听课站收集整理,听课站视频主要涵盖中小学优质课视频,公开课视频,示范课视频,获奖课视频,说课视频,模拟上课视频,模拟试讲视频等,通过多年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优质课视频内容丰富,是一个强大的教师优质课听课平台,如果您需要观看更多关于高中历史教学视频的教学视频请到高中历史教学视频栏目观看。如果您觉得该视频不错请别忘了将该视频进行转发分享到微信、QQ空间等,让更多的人一起学习,同时也请记住我们的网站【听课站 https://www.tingkez.com】。


课题:01高中历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说课视频(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
年份:
版本:
学科:高中历史教学视频
年级:
赛事:
TAGS: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专题:2023年高中历史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专题
本课观看地址:https://www.tingkez.com/lishi/gzls/221956.html
课题:

  01高中历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整体设计思路说课视频(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

  说话人 1

  大家进行线上交流研讨,下面我将聚焦本次活动的主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和大家分享深度学习事域下的单元设计构想案例。我的整体设计思路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引领性学习主题。第二素养导向性目标。第三挑战性学习任务。第四,持续性学习评价。第五,开放性学习环境。本单元的主题为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如何确立本单元的引领性学习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加以思考。首先是依据课程标准仔细研读会发现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要求中涉及到许多看似常识却值得反复琢磨的基本概念,如民族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以及与其相关的疆域外交、国际法等等。而这些概念既有重复交织,更有难以言说的差异。比如,中国古代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民主国家有何不同?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古代中国与既是民族国家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当代中国。这其中的历史严格关系,如何理清?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与近现代的国家关系或外交关系有合理联系与区别,建立在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基础上,中国如何定位自身的国家属性并据此开展外交活动?单词种种表明,理清核心概念是理解教材文本和开展教学行为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民族泛指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指在今天我国国土疆域内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历史上有些民族消失了,融合了,教学时对他们则可以根据历史上王朝疆域的范围叙述。国家关系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是指历代王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如与朝鲜、日本,以及与其他东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活动。把这些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认识,是否另有其含义呢?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依据教材内容。

  说话人 1

  本单元的导研部分教科书从古今中外历史的大时空高度提纲挈领地为我们勾勒了一段历史谱系和关键要目。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单元导言顺延历史的大时序,言简意赅地指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觉发展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仔细品读导言文字中提到的中国古代各民族与多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中的民族内涵并不一致,前者更接近于族群的概念,侧重于血缘和文化视角。后者则更强调基于认同的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迫于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充分学习了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创造性提出的概念,反映了他们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主张和路径选择当代民族趋于自治中的民族也近似于族群的概念。调研中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大交流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的变化,这里的各民族也是族群的含义。

  说话人 1

  在本单元的近代部分,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教科书文本的表述中,民族概念都指向了国家权力,民族国家等同于主权国家。在近代,中国体现为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在近代西方体现为民族国家产生和发展,以及基于主权国家原则的国际法逐渐形成并成熟。 20 世纪以来,中国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说话人 1

  在辨析了本单元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之后,我们接着关注教材文本一课一目的内容。首先需要按照历史必修选修课程之间关联性、层次性等要求,理清和疏通本单元内容与纲要上下相关内容的关联。第十一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对应纲要上前四个单元,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与发展的相关内容。第 12 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对应纲要下第一、二单元前三课内容,以及隐含在全球化进程的相关知识线索之中的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及基于主权国家原则开展的外交活动构建的国际秩序等相关内容。

  说话人 1

  第13、 14 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对应必修纲要上,中国近代史以及现代史所涉及到的建设现代民族国家以及外交等相关内容,咱们在教学时可以较好的关注纲要上下通识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深化本单元专题时的学习内容。其次还可以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比如当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联合国等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也有助于相关课程整体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最后深入到每一刻的每一子目,通过提炼每一子目的小主题单元内单课或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表述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下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发展,是中国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依据。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为中国当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历史经验。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又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发展创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发展是国际法形成、发展与外交制度建立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国际法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引领性学习主题的第三个依据是学术成果,主要参考了费孝通先生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此著述中谈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并提出共休妻、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共同体意识理论。同时也参考了丁金光、李广明先生编著的当代国际关系,其中谈到人类社会在不断分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困扰和挑战。民族冲突、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和全球治理,其中蕴含着全球法理和国际关系的理论。


【听课站 https://www.tingkez.com】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学优质课的网站,其主营"中小学优质课视频"是目前国内最丰富的优质课视频网。网站通过多年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优质课视频内容丰富。目前听课站(tingkez.com)已被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广泛使用,视频主要覆盖中小学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模拟上课视频,模拟试讲视频,公开课视频等,是国内最强大的优质课听课平台,如果您需要观看更多高中历史教学视频请到高中历史教学视频栏目观看。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优质课教学视频

更多关于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备课资源。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课件下载

    暂无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备课资源。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教案

    暂无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备课资源。

查看2023年高中历史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专题 全部课例